制冷机装置中不凝性气体分离器
制冷机装置在运行过程中 ,系统内有时会混有一些不凝性气体 ,主要是空气 。制冷系统中存在不凝性气体较多时 ,将造成不正常的冷凝压力 ,既降低制冷量 ,又增加压缩机的耗功量 ,尤其对氮系统 ,氨和空气混合后 ,高温下有爆炸的危险 。因此必须经常排除铜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.在小型翻冷装置中 ,可以直接从冷凝器、贮液器或捧气管的放空气阀中 ,把不凝性气体放出.当然这样不可避免地要同时放出一些翻冷剂 。为了在放出不凝性气体过程中 ,尽量减少制冷剂的损失 ,在较大型的制冷系统中 ,一般都是利用不凝性气体结离器来放出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 。
不凝性气体分离器也称空气分离器 。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降温的方法 ,使混在不凝性气体中的制冷剂蒸气凝结成液体 ,然后将不凝性气体排出 ,使制冷剂损耗降低到较小程度 。
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型式很多 ,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相同 。目前在氨制冷系统中 ,常用的不凝性气体分离器有四层套管式和盘管式两种 。四层套管式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构造如图8-22所示 。它为水平安装 ,所以也称为卧式空气分离器 。四层套管式由四个同心套管焊接而成 ,而且从里向外顺序排列的第一根和第三根管子相通 ,第二根和第四根管子相
通 。图8-23示出这种不凝性体分离器的连接管路系统 。从调节站6引来的高压氨液 ,经节流降压后 ,由接头5处进入
内管第-根管)中 ,井在第一层及第三层簧腔内蒸发 ,产生的蒸气经罔气管2引出 ,连接到压缩机的吸气管路上 。由冷凝器、贮液器等设备来的混合气体 ,由进气阀3进入第四层管腔 ,由于受到冷却 ,其中的氨气便在第二及第四层管腔内冷凝成液体 。冷凝的氨液积存于第四层管腔的底部 ,当积存量较多时(可由壳体外表面结霜的情况判断) ,可打开氮液回收阀4 ,使之进入第一层管中蒸发 。四层套管式不凝性气体分离器安装时 ,应使氨液进口端略高一些 ,以便凝结下来的氨液 ,积存在外层(第四根管腔)套管的底部 。混合气体中的不凝性气体 ,即由第二层管腔上的放空气阀1引入盛水的容器中排出 。从水中气泡的大小和多少 ,可以判断系统中的空气是否已基本放尽 。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将放净时 ,水中不再有大的气泡 。若水开始发热 ,则说明已有氨气放出 ,应立即停止排放 。